查看原文
其他

台湾往事:那一代人的乡愁,填不满海峡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摩登中产 Author 摩登中产


老兵们给台湾当局递去请愿书,上写父母生死不得而知,今生只求:生让我们回去奉一杯茶,死让我们回去献一炷香。
他抱着一坛又一坛的,不是骨灰,是乡愁,“就让我们这一代人的乡愁把海峡填满吧,让以后回家的人路不再遥远。”

 


台湾往事


作者|摩登中产

转自|公众号“摩登中产”

ID|modernstory


01

1987年烈阳下,57岁的老兵何文德在台北街头独行抗议,衬衫上红字如血:想家。

他自称返乡运动促进会会长,其实协会只有他一人。他写着想家,但早已无家可回。

何文德生于湖北房县,18岁入伍奔走狼烟,赴台之后,日夜思念母亲。1965年,他几经辗转从海外寄信回乡,母亲回了信,他却没收到。

最后他得知信件被台湾当局扣下,一年后,母亲病逝,这成了永远心结。

他发起返乡运动,常年被便衣打骂。为防牵连家人,他与老伴离婚,立下遗嘱,穿血字衬衫上街,举喇叭嘶喊:

我,何文德,湖北省房县人。今生今世不能活着见父母,死也要回大陆!不达目的,死不罢休!你要抓、要杀、要活埋,听清楚,动手吧!

1987年返乡声浪渐高,何文德同路人越来越多,当年母亲节,数万老兵聚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前。

他们举着“骨肉隔绝四十年”标语,发着《条条大路通故乡》传单。传单上一条条曲折的路线,连着各省的故乡。

一个月后,老兵们齐坐台北体育馆,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,呜咽唱起儿歌:“雁儿呀,我想问你,我的母亲在哪里?”

老兵们给台湾当局递去请愿书,上写父母生死不得而知,今生只求:生让我们回去奉一杯茶,死让我们回去献一炷香。

02

1987年10月15日,台湾省开放探亲,两岸多项政策出台,海峡惊涛暂平,现出回家的路。

在台东宜兰县,老兵熊光远听到消息后,连夜骑摩托冲回台北报名。

长夜漆黑,山海曲折,他骑了八个小时,就像回溯丢掉的四十年时光。

午夜,他赶到台湾红十字会,天亮后,他领到编号0001的返乡探亲证。三天内,返乡登记人数破三万,六个月后超十四万。

1987年12月,熊光远踏上回家之路。他几经辗转回到江西老家熊家庄,然而父母都已离世。

他在父母坟前,长跪不起,哭着拔去坟头青草。


03

第二年1月16日,何文德和十三名老兵,组成探亲团,终于如愿返乡。

回乡之前,他们特意去陕西拜谒黄帝陵,祭品是两包阿里山泥土和一瓶日月潭水。祭文读至“海峡天堑,骨肉离散”时,现场一片凄声。

拜谒后,老兵各自返乡。何文德终于回到朝思暮想的湖北房县。他跪在母亲坟前,双手插进土里,哭得像个孩子。

大多数老兵没有机会见到妈妈。65岁的谢春生返乡后,发现小村物是人非,没人认得他母亲,并劝他老人可能早已病故。

谢春生不愿相信,一直坚持寻找,直到2008年,他意外获得母亲在世的消息。母亲已106岁。

他匆匆回到故乡,时隔71年后母子相见。老人躺在床上已无法说话,摸了摸他头,露出微笑。当夜,母亲离开人世。

04

那些斩不断的思念,那些绕不开的离别,淌满了海峡。

台湾作家廖信忠写道,他家楼下有一个山东老兵,每日骑摩托卖馒头,开放探亲后,老兵变得尤为勤快。那些省吃俭用一辈子的人,拼命也要攒钱买礼物回家乡。

返乡人最爱带的礼物是家用电器,而归来时,行囊中装得最多的是泥土。

曾任台湾法官的高秉涵,老家在山东菏泽。开放探亲之前,有朋友捎给他3公斤菏泽泥土。

他把这些土分给了五十户菏泽老乡,一户一汤匙。他自己留了两汤匙,一汤匙锁进保险箱,另一汤匙泥土,则泡水分七次喝了,以慰思念。

他当法官时,曾庭审一名逃兵。那名士兵想游泳回老家厦门,月黑风高,游了一夜又游回金门。

临刑前,士兵将保存了十几年的药包,交给高秉涵,希望将来能给海那边的母亲。当年他就是为母亲抓药,被抓壮丁,阴差阳错来到金门。

法官高秉涵痛哭失声,“他给我时,那些药早都成了粉末”。

开放探亲之后,高秉涵带着士兵的骨灰,去厦门寻亲,然而人海茫茫,杳无所踪。

从那之后,他多次把老兵骨灰送回家乡。许多人已没家,骨灰只能洒在村口或者无法辨明的老屋方向。

老兵们在世聚会时,常会选海边聚餐。醉酒后,有文化的会背于右任的诗,状若癫狂:

葬我于高山之上兮,望我故乡;故乡不可见兮,永不能忘。葬我于高山之上兮,望我大陆;大陆不可见兮,只有痛哭。

高秉涵是帮他们还愿的人。

他说,他抱着一坛又一坛的,不是骨灰,是乡愁,“就让我们这一代人的乡愁把海峡填满吧,让以后回家的人路不再遥远。”


05

2005年,阔别大陆57年的李敖终于返京,在机场,记者问的第一个问题是:“吃了吗,您?”

一向机智善辩的李敖,罕见卡壳,确认几遍问题后,才有点结巴地答:“还,还没有吃。”

记者问那想吃点啥,他终于恢复从容,认真地说“豆汁儿”。

故乡在这一瞬间终于变得立体,它不再是邮票,不再是单词,不再是隔海遥望,而是童年的小吃、胡同的青砖和天空的鸽子哨音。

抵京之后,活动之余,李敖逛后海、吃烤鸭、去老舍茶馆听曲艺,还特意办了一场小学同学会。

酒宴上,他与分别半个世纪的同学唱起校歌。满场银丝白发,举杯跨越海峡。

在李敖之前,连战已完成返乡旅途。他在南京下飞机时说,时隔60多年重回,有相见恨晚的感觉。

第二年,他赴闽南祭祖,引用王昌龄的诗,“青山一道共云雨,明月何曾是两乡”。


06

那道海峡仍在,却隔不断两岸越来越多的交流。

F4碟片风靡了新世纪之初,周杰伦的歌声陪伴青春道路,五月天上海演唱会,万人挥舞荧光棒连成光海,乐声即通途。

2004年,白先勇的《牡丹亭》在台北首演,剧中昆曲演员来自苏州。演出轰动台湾,台北年轻人说:第一次触碰中华传统的美感。

2010年冬天,赖声川带话剧《宝岛一村》,登陆北京世纪剧院。台上灯光明灭,闪动半个世纪乡愁。谢幕时,两层观众全部起立鼓掌。

剧场外,风雪夜中,剧组为北京观众准备了包子,散场分发。包子是全剧主线,也象征着团圆。

07

2011年6月1日,《富春山居图》越过海峡,在台北“故宫博物院”合并展出。那场特殊展览,名为“山水合璧”

无数人在博物馆外排起长队,有人特意从台南包车赶来。81岁的老妪在画前不愿离去,“这是中华盛事。”

被焚为两段的《富春山居图》,时隔三百六十年重逢,越过时间的怒海,越过历史的焦痕。香港《亚洲周刊》说,那画接上了悲欢离合六十年的两岸。

第二年两会,有台湾记者提起“双画合璧”。总理说,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。

他引用了台湾诗人林朝崧两句诗,“情天再补虽无术,缺月重圆会有时。”

08

2011年,台湾自由行开放,大陆第一批游客飞抵台中。

台湾餐饮、百货、观光从业者为此雀跃不已。商家开印简体字菜单、宾馆开播东方卫视频道,台北101大楼特意订制了大楼外形的窖藏高粱酒,并懊恼赶不上第一季游客。

此后十年,大陆赴台自由行游客达765万人。

跨海而来的游客很快成为报道聚焦对象。游客们爬阿里山,游日月潭,逛台北夜市,甚至做体检,买房产,每一件都引来媒体的惊叹。

那些惊叹,源自于海峡间的风帘雨幕。风雨落下,彼此才发现裹在陌生里的亲近。

许知远成为第一批赴台自由行的游客之一。他在基隆港的咖啡店里,给台湾青年读起北岛、食指的诗,那些句子诞生在不同时空,但同样能让台湾年轻人沉醉。

在台湾花莲,赴台的年轻人找到别样的自在。

那里没有高楼大厦,没有知名景观,但有无数巷弄小店。路遇当地街坊,哪怕完全陌生,打个招呼就能聊上半天。

民宿老板会主动驾车送行,卖刨冰的老奶奶会特意加豆加冰,有老年人听到北京口音,会特意打听变化,听完半晌出神。

09

赴台的游客最爱的目的地之一是台北夜市,那里的招牌包揽着中华美味:

云南面食馆、四川巴适、海南鸡、东北火锅、滇味厨房、温州大馄饨、川湘名菜、广州烧鹅、上海干面、山东水饺、西藏厨房、山西刀削面、云南小吃、湖南腊肉、天津小笼包、重庆烤鱼、新疆大盘鸡......

夜市的味道,最早来自滞留此地的乡愁。

台湾牛肉面,源自于四川老兵,台湾臭豆腐,源自于湖南老兵,台中的明星豆花,源自于广东,而台中火车站前,有一家著名的上海面馆。

其实不止是小吃,站在台北街头,很容易便知此地相连何处。

台北地图,摊开便是一张迷你版的中国地图,城市的东北有辽宁街,城市的西南有桂林路。青海路、重庆路、广州街……满眼都是中国。

当年,日本殖民者离去后,建筑师郑定邦赴台,决定重塑中华烙印。

他的灵感来自于一位山西军人。山西人告诉他,明朝时,山西天下大移民,为不忘故土,多在新城留下山西的地名,留下洪洞大槐树的传说。

那大槐树在血脉之中,铺枝散叶,即为中华。



1945年二战结束后,在美苏争霸的世界局势中,美国把从日本统治中夺回来的台湾交给蒋介石接收,从此开启了战后台湾跌宕起伏的转型历程。


在美国战略布局谋略之下,台湾人刚挣脱“皇民化”,又立刻成为防阻共产势力跨越的“西太平洋防线”枢纽。台湾北承阿留申群岛、日本、韩国、琉球群岛,南接菲律宾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,外有美苏角力,内有国共相抗……


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,台湾人经历了二二八事件、戒严、报禁、D禁、白色恐怖、两蒋统治、十大建设、联招、万年国会、美丽岛事件、野百合学运等等重大事件,历经各类社会运动与抗争,最终走向民主化。


回顾战后台湾1945-2015年这段艰辛困顿的漫长岁月,不知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历史残留,埋没在荒烟蔓草中,正待发掘起出,警示世人,不可重蹈覆辙。



唐太宗说:“以史为鉴,可知兴替。”历史是一面镜子,足可惩前毖后,避免重蹈覆辙。台湾战后究竟发生了什么?这段历史对我们理解台湾又有何启示?


对绝大多数大陆人来说,1945年以后的台湾70年现代史,可谓其历史认知的一片空白角落。这方面靠谱的著述,在大陆尤其难找。而要认识如此重要而又复杂的人物与事件,还是得多读点台湾人自己写的台湾史。
 
幸运的是,我们找到了这样一本著作,它就是台湾政大教授陈世昌先生的《台湾战后七十年》。



政治归政治,历史归历史。台湾本土学者陈世昌本着“见史不如知史,知史不如留史”的心境撰写的《台湾战后七十年》,客观记述了宝岛台湾二战后的满目疮痍,七十年间的几度兴替,人民追求自由民主和政治进步的艰难卓绝……


《台湾战后七十年》全书收录多个“WHY”,以历史和国际法的俯瞰角度细究每个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,以全新视角与犀利观点全方位解读1945-2015年间台湾战后70年的历史真相及其背后逻辑。


我们有很多理由推荐这本书——
 
1,它引领我们完整认识台湾战后70年历史真相,不避敏感,豁然开朗。
 

诸如二二八事件、白色恐怖、台湾政党轮替始末等等,作者都有针对性的因果始末分析。
 
蒋介石、蒋经国、李登辉、马英九、陈水扁等人物的功过得失;大陆、台湾、美国的三角关系;毛与蒋、国与共的剖析对比等等,作者都有浓墨重彩。
 
2,它写法简洁明快,让人爱不释手,假如你愿意的话一天就能读完它。
 
本书虽然内容丰富,但写法上非常之通俗晓畅,行文绝不拖泥带水,随处都是言简意赅,一针见血。
 
比如,作者写西安事变救了GCD,西安事变也救了蒋经国;而国民党则是朝鲜战争救的。一句话点明历史转折点所在,同时意味深长。
 
3,它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台湾学者,记述跟台湾一起走过来的70年,既朴实无华,又惊心动魄。

作者陈世昌是台湾政治大学执教多年的教授。陈世昌教授的人生70年,也是台湾历史的跌宕起伏的70年。这本书也不时插叙一些普通人在台湾史上重大时刻的思考和生活。


先知书店诚挚推荐这本《台湾战后七十年》。回顾近代台湾史上各重要时刻,重温战后70年走过的点点滴滴,鉴史知今。请长按下图识码,一键收藏下单。



▍延伸阅读

“本书意识形态束缚少,代表了时代的最高水平”

四棵杨:毫不避讳,直面最为动荡、复杂、禁忌的三十年历史

杨奎松|世上有两种“历史”,一种是过去发生的,一种是后来人对过去的认知

1950年,蒋介石刚到台湾的模样(珍贵组图)

蒋介石最崇拜他,特意为台湾一座山取名阳明山

陈丹青:我的天,拍的太好了!大陆版狂剪130分钟!这是刚到手的完整版

台湾与大陆:因为我们没有共同的历史记忆

战后台湾那些事,真相全在这里
刘瑜 | 关注政治异常艰难,可我们又不得不试图理解政治
假如当年台湾失守,蒋介石宋美龄准备逃往哪里,谁也没猜到
王鼎钧回忆录 | 读懂20世纪中国人的生死流转
张五常:中国历史都是泪水,只有他成功改革中国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